纪法史鉴| 王修教子情意真

发布日期:2023-02-01

  “自从你外出求学后,我的心情就一直不快乐。为什么呢?我真是老了,所倚靠的就是你们兄弟,而你们却都不在我的眼前,使我惶惶不安。人生一世,匆匆便过。岁月最值得珍惜。所以,大禹不喜欢一尺之大的宝玉,而爱惜一寸之小的光阴。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,就像人老了,不可能再年轻一样。想要你尽早地取得成就,不一定局限于读书,而是要学会做人。你如今背井离乡,跋山涉水,离别兄弟,离别妻子,游学他乡,是想让你增长见识,行为得体,效仿那些高尚之人的远大节操,以收‘闻一得三’之效。立志做一个贤人,择友不可不慎。一个人出门在外,是善是恶,关键就在这里了。与人交往,务要宽容,务必谨慎,话要想好了再说,事情要考虑周详了再做,视听言动,不仅要合情,也要合理,违背了这一原则,就要招致失败。我这个当父亲的,期望儿子天天向上,除了你的身体健康之外,其余都在所不惜。”
  这篇情真意挚的文章是东汉末年王修的《诫子书》,我们将它翻译成了白话文,以便读者更方便地理解。王修以自己一生做人的深切体验娓娓道来,没有一点居高临下,通篇都是人间至理,句句都是肺腑之言,字字都是骨肉亲情,从头至尾跳动的是一颗期望儿子做一个贤人的苦心,因而特别打动人。教育儿子光阴似流水,老大难再少,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,千万不要等到“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;学业当然很重要,但做人更重要,它是一辈子的事。要与那些品学兼优、志趣不俗的高人、善人多来往,从而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地得到好的影响,以期收得良效,这一点非常重要,将来或善或恶,都在其中了;与人相处,要胸怀宽广,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,不要于小节处过多计较;要谦虚谨慎,勿骄勿躁,无论说话,还是做事,都要三思而后行。倘若忽视了这些,将会追悔莫及。除了这些,还不忘提醒和叮嘱,一人在外,要注意安全和身体健康。特别令人动容的是,王修自己老了,其实舍不得儿子远离,以至终日“恨恨不乐”,“意惶惶”。一个“恨”字,包含了多少难以言表的情感,令人心酸;一个“惶”字,又简直令人不忍卒读,可为了让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贤能之人,自己一个耄耋老人所有的苦痛都可以“在所不惜”了,这样锥心刺骨的文字,哪个读了会不感动呢?
  王修的苦心没有白费,他的谆谆诫子之言结出了丰硕的果实,子孙皆有贤名,也都有所成就。
  长子王忠官至东莱太守、散骑常侍,有政绩;次子王仪,以刚正闻名,官至司马;孙子王裒,自幼即有志向节操,道德学问名重当时,只因父亲由于一句真话而死于非命,所以,朝廷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,他都坚辞不就。王裒家里贫穷,就亲自耕种,他的学生偷偷为他收割麦子,他就把麦子丢掉。旧友馈赠他东西,他一概不予接受。他的学生被吏役抓差,学生请求王裒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县令写封信求求情,但他拒绝了,但王裒绝非无情之人,将学生抛下不管,而是徒步担着足够这个学生服役期间用的粮食和生活用品,亲自送他到县衙服役,一千多门徒一路跟随。王裒的谦逊和高洁让该县令羞惭不已,下令放该生回家。
  王裒的母亲去世后,他依例为母亲守孝,在母亲的墓旁筑了一间茅草屋住在其中。他的母亲在世时害怕雷声,因此,每逢雷雨交加之时,王裒就绕墓呼曰:“母亲不要惊恐,儿子在这里呢!”雷声不停,他的呼声不止。在给学生讲课时,每当读到《诗经·蓼莪》篇,至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”二句,就不停地反复诵读,泪如雨下,悲痛难忍。众多弟子为免先生触景伤情,就都不再读《蓼莪》篇。后来,战乱来临,王裒不忍抛弃父母的坟墓自寻安全之地,始终坚守墓前,最后不幸被贼所害。王裒的忠孝,被后世奉为楷模。
  王修,字叔治,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,曾先后效力于孔融、袁谭、曹操三位上司,都以无可挑剔的过人表现赢得赞赏和信任,由一个郡的治中从事做起,一直到魏郡太守、大司农、郎中令等官职。他为人忠正,为官清廉,德才兼备,政绩卓著,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专门为其立传。他饱含深情和富于智慧的《诫子书》,堪称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。(马军)